其實我對於藝術沒有研究,只是人總是愛美的事物
奧賽美術館的每幅畫背後都有個故事,講不完的
畫的類別及流派又多,來朝聖超開心的
只是我就繼續就我看到的幾幅作品作介紹
尤其裡面有些畫的場景是去過的景點,感覺很有fu
介紹完印象派,繼續看新印象派的作品
Paul Signac,井邊的女人, 1892年
這是用點彩畫的手法完成,色調很漂亮
Paul Signac,撐陽傘的女人,1893年
Paul Signac, Les Andelys, 1886年作
位於諾曼第的Les Andelys在畫家點彩畫筆觸下好美!
Paul Signac,亞維農教皇宮, 1900年
去過特別有感覺!很詩情畫意
Geoges Seurat, "Circus," 1891年作
顏色很美,視角也特別
接著介紹畫風有點神秘,暗示內心感受的納比派
Édouard Vuillard, "In Bed", 1891年作
白色的畫面呈現睡眠及失去意識的感受
Felix Vallotton, "The Third Gallery at the Theater," 1894年
這幅的視角很特別,令人好奇觀眾看的是怎樣的表演
Pierre Bonnard, "Child Making a Sand Castle," 1894年作
這幅有融合日本繪畫的風格
Pierre Bonnard, The Dressing Gown", 1890年作
這幅作品的標題誠實多了.畫家真的就是想畫衣服
之前高更看到傳統服飾民族服飾很美,但是畫名取名為"美女安琪拉"
但是畫裡看不出美女本人很美.據說他把畫送給安琪拉,她都嫌醜而拒收
那幅高更的名畫奧賽也有但我沒拍
這裡也有Edgar Degas的畫,他畫的芭蕾舞女孩這主題很有名
當然他其他的作品也優秀.但上次在馬德里的美術館看到他那幅穿綠色芭蕾舞裝的女孩們很令我驚艷
現在又看到他的作品了!
Edgar Degas, "Blue Dancers," 1899年
Edgar Degas,,舞蹈課, 1873-1875年作
接下來介紹我最喜歡的畫家--莫內
四樓的畫廊進去就可以看到他的這幅睡蓮
真的很大幅,現場看很壯觀
莫內,撐傘的女人, 1886年作,這幅畫有兩個版本
莫內, 聖拉薩(Saint-Lazare)車站,1877年
我喜歡莫內的畫,因為他的畫很真實,很美
感覺以前在國外車站搭車的美好回憶都被召喚回來˙
這幅畫有著很鮮明的時代氣息.那時火車剛出現
莫內為了畫這幅畫,還特別西裝筆挺去見火車站高層人員,以便補抓美麗的角度
這幅畫在1992年曾在台灣史博館"黃金印象"特展出現過
莫內,"1878年6月30日之聖德尼街的節日"
整幅畫給人很喧鬧,有活力的感覺,畫面右邊其中一面旗子上還寫著"法國萬歲"(Vive La Republique)
莫內的罌粟花田,1873年作
這畫面真的好美!
塞尚,"玩紙牌者"1890-1895年
賽尚,蘋果與橘子,1899年
這是我中學美術課本上的名畫
Gustave Courbet, 象牙海岸的峭壁,1870年
這次去法國沒去象牙海岸有點可惜
Arnaud Guillaumin,諾曼第的蘋果景象,1887年作
我這次去法國也有去諾曼第,但只有買到蘋果氣泡酒跟蘋果白蘭地,沒去看蘋果園就是
這些畫家真的很懂得用畫行銷法國觀光耶!
馬內,著晚宴服的女人,1873年
馬內,海灘上,1873年
馬內,草地上的午餐,1863年
一個裸女坐在紳士堆裡野餐,這主題夠勁爆了!
James Abbott McNeil Whistler, "Arrangement in Grey and Black", 1871年作
這幅畫的主角是畫家的母親,而畫的色調給人莊重感
畢沙羅, ",Road Along the Loing Canal", 1902年
我剛好也去過莫雷鎮,畫中場景現在長這樣
首先是畫左方樹的部分
畫裡的房子跟右方的樹可以對照一下
看了是不是很想喊--媽,我在這裡!
繼續介紹雷諾瓦,他那幅彈鋼琴的少女這次有來台灣展出!
他的人像畫色調一直很柔和,身材豐餘
這幅作於1909年
這幅的主題也是沐浴的女人,雷諾瓦於1909年作
雷諾瓦好像都喜歡畫肉感的女人
雷諾瓦,城市之舞,1883年,畫呈現當時巴黎社交的景象,
另一幅鄉村之舞也很有名但我沒拍
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1876年
看了這幅畫有沒有覺得: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呢?
美術館內部的陽台可以眺望塞納河岸,看到對面的聖心堂了!
摩天輪耶!
奧賽美術館精彩的作品還有很多,且在我造訪法國的同時
還有很多精彩的作品在台灣借展喔,例如米勒的拾穗,梵谷的午睡,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西斯萊的莫雷鎮....等
原本還擔心他們大方借台灣展,自己法國國內怎麼辦,完全是我多心了
奧賽美術館真的超讚的.,來法國必訪
結束奧賽美術館的參訪後,我們開始塞納河漫步之旅
自以為浪漫
看到巴黎聖母院了!
很有特色的舊書報攤,平時收攤時就鎖起來
現在已經在收攤了.舊書報攤還可以看到很多年前的報紙,以及特別的CD,專書,也賣明信片等
為塞納河岸增添不少人文氣息
巴黎聖母院
因為巴黎聖母院參訪的人潮眾多,估計要排至少一個半小時,我們就不進去參訪了
其實光看外部就覺得滿漂亮的,畢竟是經歷170年才完工蓋好
巴黎聖母院於1163年動工,1330年完工
法國大革命時教堂內的雕刻被破壞,主教被送上斷頭台
後來教堂關閉了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拿破崙在此加冕,以及雨果的名作"鐘樓怪人"因而又受到重視
我們繼續走到瑪黑區這帶,走到孚日廣場(Place des Vosges)
孚日廣場是奉波旁王朝創始者亨利四世命令建造,1612年完工
被譽為巴黎最美麗的廣場.法國大革命前被稱為"皇家廣場",作為貴族們的社交場所
孚日廣場
廣場四周的美麗迴廊
我們吃晚餐的餐廳剛好就在廣場附近, 餐廳名為L'Ange 20
地址: 44 Rue des Tournelles, 75004 Paris,France
這家位子不多,要先網路訂位喔!
原本進去後想用破爛的法文跟服務生講,但帥哥服務生馬上就用流利的英文幫我們帶位跟介紹菜單囉!
用餐感受滿不錯的,裡面也有來自日韓的遊客.日韓的旅遊書上應該有介紹這家
原本要拍內部裝潢,結果拍到這麼閃的照片
假掰喝著玫瑰酒的我,我跟我妹都各點一杯4.1歐(台幣145元)
我點了烤小牛排,就是幼齒的牛犢的肉,還滿嫩的,配上焗烤馬鈴薯,主餐19歐(台幣672元)
對了法國的餐點分量很多,所以我們沒點前菜,事實證明這餐吃得剛好
旁邊的日本人跟韓國人吃不完,連主餐都浪費,但日本母女態度很好,看過剩的食物還會對服務生說對不起
我妹點的烤鴨胸佐烤馬鈴薯,主菜也是19歐(台幣672元),也滿好吃的
我妹點的甜點,焦糖蘋果塔佐香草冰淇淋,9歐(台幣319元)
這道甜點很特別,尤其焦糖醬跟旁邊的綠色粉末都很讚
來巴黎的餐廳一定要點甜點,因為精緻度真的沒話說
我點的烤布雷,也是9歐 (台幣319元),份量很有誠意且超好吃的,
味道香濃,甜度適中,不是隨便一間台灣簡餐店可以比得上
我們還點了一杯香檳嚐看看味道,8.5歐(台幣301元)
香檳酒菜單上沒有,算是隱藏菜單,我們是看到旁邊的老外點才跟著點
法國只有亞丁區產的才能被稱為香檳,小小一杯是不便宜,但是好喝
這餐兩人合計共72.7歐(台幣2570元),但我們付75歐,請服務生保留零錢作為小費
這樣一餐每人平均37.5歐(台幣1326元),這就是巴黎物價,所以不能每餐都餐廳
這餐我們吃得很滿意囉!餐點真的很讚
飯後散步,我們還走到巴士底廣場那裏.但廣場上那根圓柱就是地標
巴士底廣場的前身就是巴士底監獄,因為法國大革命而廣為人知
瑪黑區是巴黎的猶太人區,路上也很多西裝筆挺,戴帽子,蓄鬍的猶太人
不過我那時只來得及拍猶太老先生過馬路的背影而已
好長的一天啊~明天繼續巴黎的藝文之旅
至於自然風光,也會有的,幾天後的遊記也會呈現